最近关于喝水的话题上了热搜,平时喝水都是随想随喝,口渴的时候才大口大口喝水,最近有研究显示,95.3%的人不会喝水,到底怎么喝水才健康呢,看看专家怎么说的吧。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如果要说一个最简单的养生法,那就是科学饮水。喝水时间、量多量少都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人体体重约2/3是由水构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周勤介绍,水不仅是人体物质代谢的载体,还有维持体液正常渗透压及电解质平衡、调节体温、润滑等作用。人体失水量占体重的1%~2%时,便会出现口干、皮肤干燥、食欲减退等脱水症状。如未及时补充水分,情况将持续恶化,一旦人体失水量超过体重的15%时,各器官就会停止工作,最终导致死亡。
人每天需要摄入水补充尿液、汗液、呼吸和粪便排出的水分,保持身体的平衡。周勤医生表示,日常饮水应少量多次,足量饮水,成年人一般每天饮水1500~1700毫升,约200毫升的杯子8杯左右。还要注意高温和运动条件下所需补充的水分与正常情况有所不同。大量出汗需要补水,根据出汗多少决定补水量,不一定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有条件应立即补水。夏季参加大运动量活动前,可提前适量补水。运动中大量出汗时,以及运动后都需要及时补水。长时间耐力运动,可以补充含有糖和电解质的饮料。另外,日常可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如尿液呈浅黄色,则说明水分充足;如尿液呈深黄色,则提示存在脱水的问题了。
“早晨起床时喝一杯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代谢废物更顺利的排出,让身体快速恢复良好的水和状态。”周勤医生提示,要注意饮水卫生,不干净的水源可能含有危害人体健康的微生物及化学物质,饮用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另外,饮水应首选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成年人每天要饮用7-8杯水,大约1500—1700毫升。这个也不是绝对的,还要根据环境、身体状况增减。若是患疾病、剧烈运动或是小便偏黄时需要多补充饮水。
以茶、咖啡、饮料、汤、粥等都不能代替喝水。有些人认为喝茶可以补水,其实茶是不能代替水的,茶中的咖啡碱有利尿功能,喝同等量的茶(尤其是浓茶)与喝同等量的水相比,喝茶排尿的次数要更多。长期以茶代水,往往起不到补水的效果,反而会导致体内水分减少。其次,茶中的咖啡碱摄入过多容易刺激神经,导致失眠、恶心、头疼等问题。
生活中有些人往往不太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总是要等到口渴时 才想起喝水。出现口渴现象表明身体已经轻度脱水,这时再补充水分为时已晚,而且往往口渴难耐,喝水时大口吞咽,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一次性快速大量喝水会加速稀释血液,加大心脏负担;若是大量出汗时,暴饮会反射性地加大出汗量,进一步增加钠、钾等电解质损失,人往往产生越喝越渴的感觉。喝水太快太急也容易引起打嗝或腹胀。
人体在睡眠中会流失掉一些水分。早上适合饮一杯温水或是蜂蜜水,能及时补充身体里面缺失的水分,让肌肤变得更加饱满,具有弹性,而且还可以让人心情放松。
早上空腹喝水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胆囊收缩,提高胆汁排泄能力,同时还可以润肠通便。经过一夜睡眠后身体里的血液比较黏稠,血液流动速度较慢,喝水能稀释血液粘稠度,避免血糖、血脂异常波动。
餐前半小时补水最养胃。吃饭前半小时补水,既不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还会调动食欲,调节体内无机盐浓度,减轻饭后盐分摄入过多引起的体渴。
运动后,特别是夏天或在湿热环境中要注意补水,最好的方法是运动过程中每15-20分钟饮水150-200毫升,每小时总饮水量不超过600毫升,即可保证体内水分的平衡,又不会因为饮水增加心脏和胃肠的负担。一天中,补充水分要多次,少量,小口慢慢地酌,切忌一次性,大口豪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