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远行的游子们,你们最爱家乡美食是什么呢,对于咸宁通山的人们来说少不了的是通山子粑,它的味道非常的好但是想要做出它可没那么简单,制作过程非常繁琐。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引起通山人们记忆的印子粑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吧!
周末回通山老家,发现邻居刘婶家支起大桌,正在清洗“粑印”,准备集合亲朋好友印子粑,嘴馋的我们便一直等候在旁,想第一个尝到这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通山子粑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事先的准备当然必不可少。刘婶将糯米和粘米按三七比例掺和,也可以按照四六比例,用碓舂成粉,加水揉和备用。
印子粑要有专制的木制模具,村民称它为“粑印”,每个粑印有1-3个空模,一般只有小茶杯口大。
让人称奇的是,这些粑印大都是能工巧匠们雕刻成的各种精美图案,如马、羊、鸡、龙、牛、犬以及鸟雀、花卉、虫草等动植物图案,形象活泼,栩栩如生。
制作时,刘婶将调和好的米粉团揉搓成小团,我们则将小团填入粑印中,压实后一磕,一个子粑就印出来了。成型的子粑被刘婶一圈圈地整齐摆在晒筐上,再放进厨房蒸笼里蒸。大约半个小时,子粑就熟了。
出笼的子粑,晶莹透亮,造型美观,刘婶用食品红在印子粑上点上一个红点,这时,子粑便有了灵性。
中国人很重视春节,这种重视,更多地体现在对美食的准备上,通山人更是如此。每逢春节,通山人大量制作子粑,立冬后储存在水里。
将子粑冷后放到缸里用水浸泡,即贮藏。水可换,随吃随拿,很方便。什么时候想吃了,只需到缸里捞出,煮、煎、烧后就能吃,还可当特产送人。外地到通山的拜年客,都会获得当地人赠送的子粑。
通山人有正月半吃粑崽的习俗。通山俗语说,“吃了月半粑,各人种庄稼”。我最喜欢的子粑的吃法是放在火炉边烤着吃,外焦里嫩,既保有粘性,又没糍粑腻。油煎后的子粑,再拌上糖或酱油,我总能一次吃掉上十个。
刘婶家热气腾腾的子粑,让我想起小时候。热闹一整晚后,小伙伴们守候在炉灶旁,外婆总是将最先出笼的印子粑分塞到我们的手上,先喂饱我们这些小馋猫。
再长大点时,我便和小伙伴们一起,从外婆家的大水缸里捞出些子粑,用长长的筷子插穿成一串,围坐在炉火旁,将子粑伸进炉火中,边烤边吃,那种美味至今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