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武汉观鸟的黄金时期也将来临。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候鸟开始往南迁徙,在武汉能看到很多罕见的野生鸟类,例如卷羽鹈鹕。今天正好借此机会,和各位介绍下今年在武汉观察到的部分鸟类,来了解看看吧。
入冬,鸟儿翩飞。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 王玉明 摄于蔡甸
11月3日晚,沉湖湿地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智慧湿地”监测系统,突然发现一抹飘洒的红云在空中翩飞,定睛一看,判断疑似大红鹳。
11月4日早上,武汉市观鸟协会会员去现场确认其为大红鹳。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oseus),又名大火烈鸟,红鹳目红鹳科火烈鸟属的鸟类,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主编的《武汉鸟类图鉴》显示,它在武汉市历史上唯一一次出现记录是在2015年的府河湿地天鹅湖。
今年出现在沉湖湿地的大红鹳。长江头条 博长空 摄
颜军介绍,大红鹳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中东部,前段时间在湖北十堰、荆门也出现过,按理不应在武汉出现,但可能是由于迁徙时飞反方向,和其他鸟类一起飞来武汉。“大红鹳属热带鸟类,若想在武汉过冬还是有难度的,2015年没能留下来,如今武汉湿地条件优秀,真希望它能留在武汉过冬。”颜军说。
武汉沉湖湿地。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 韩昶光 摄
银灰色的羽毛被风轻拂,标志性的巨嘴微拨水面……时隔6年,10月24日,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卷羽鹈鹕时隔6年在沉湖湿地再现。
卷羽鹈鹕是今秋以来,继青头潜鸭、乌雕、黄胸鵐(wú)之后监测到的第4种来汉过冬的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
卷羽鹈鹕(学名:Pelecanus crispus),体长接近1.6-1.8米,体重约10-13公斤,翼展最多可达3.5米,是体型较大的鸟类。
卷羽鹈鹕。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 颜军 摄
主要分布于欧洲、中亚和东亚,国内分布的卷羽鹈鹕的繁殖地主要在蒙古国和新疆,越冬地主要在南方东南沿海。但在整个东亚,卷羽鹈鹕数量被认为不足150只,种群极度濒危。
10月17日早上9时,武汉市观鸟协会志愿者邱鸿在青山江滩观察对岸的天兴洲洲头时,突然有一辆越野车在洲头上飞驰而过,惊起一小群大鸟,起飞后开始在天空盘旋,邱鸿用望远镜一看竟是6只黑鹳,最后落到江中间一片很小的滩涂上。
黑鹳被称为“鸟中大熊猫”,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
自武汉市观鸟协会2014年在天兴洲首次观测到黑鹳以来,在监测过程中发现,黑鹳在每年10月底来到天兴洲越冬,由于人类干扰的影响,黑鹳的活动范围被大大缩小,仅在洲头一个游人无法抵达的小片滩涂上活动。
天兴洲冬日。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 赵妤 摄
“若想守护鸟,还得脚踏实地。”颜军希望武汉市民、游客不要过度干预野外开放自然环境,减少车辆进入,同时也呼吁在湿地游玩后要及时将垃圾收好、带走。“城市的人人都需要义务尽责,这样才能为鸟类提供更多城市栖息地。”颜军认为,每一位市民都应进行植绿尽责,志愿服务,为维护城市生态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天兴洲黑鹳。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 颜军 摄
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 陈燕翔 摄于汉阳墨水湖
近年来,武汉不断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累计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26处。武汉境内江河纵横,是“百湖之城”,湿地面积超过23万公顷,湿地率高达27%。宽阔的水域和大片的植被,吸引了大批鸟类在此越冬。
长江网·绿镜头摄影队 苏策 摄于华侨城湿地
“湿地花城“更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精灵的栖息地,“湿地之都”需要我们共同打造。欢迎加入“植绿守护小分队”,更多参与到后续的守护城市精灵等活动中。
来源: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