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那武汉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内容是什么?武汉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包括哪些方面?接下来小编便为大家带来武汉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内容解读,一起看看吧!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基础
1、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社会物流总额从“十二五”期末的2.8万亿元迈上4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9.5%。物流业增加值从“十二五”期末的1019亿元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长11.0%,占GDP的9.6%、服务业的15.7%。
2、行业运行效率不断提升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持续降低,物流效率持续提升。202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3.2%,较“十二五”期末降低1.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整体水平1.5个百分点。全市物流业单位物流货值不断提升,“十三五”年均单位物流货值5878元/吨,比“十二五”期间增加852元/吨,增幅达17.0%。
3、物流枢纽地位不断强化
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地位不断提升,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铁路货运“天天班”和沿江班列拓展加密,铁路货运量突破8000万吨。航空跻身全国最高等级机场行列,货邮吞吐量最高达24万吨。“六环二十四射多联”高快速路网加速形成,全市实现社会货运量6.8亿吨,较“十二五”期末增长40.2%,货运规模位列全国第五位。同时,我市地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两大主轴交汇处,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五型”(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处于全国区域物流格局“五极钻石结构”中心,全国城市物流竞争力排名第六位,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4、国际物流通道不断拓展
江海直达、江海联运航线巩固提升,连通东盟四国、日韩、台湾等7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部最佳“出海口”。中欧班列(武汉)“五线并行”,形成“一主多辅、多点直达”的服务网络,开通经上海、宁波、大连、广州等铁海联运通道,打通日韩—武汉—欧洲(中亚)国际物流通道,中部陆海大通道加快构建。国际及地区航线最高达63条,直达货运包机及“客改货”航点不断加密,航空国际大通道加快形成。
5、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港六园八中心”物流园区建设布局全面推进,园区开发面积达到41.4平方公里,全市通用仓储总面积达到1145万平方米,高标仓面积(含葛店、孝感)485万平方米,冷库容量311万立方米。阳逻国际港集装箱铁水联运一期、二期工程相继建成投用,铁水联运、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核心枢纽先后获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东西湖区综合物流园获批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阳逻国际港综合物流园和金口物流中心获批省级物流示范园区,“物流总部+综合物流园+专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物流设施网络基本形成。
6、骨干物流企业不断壮大
全市A级物流企业达到201家,总数位列全国城市第二位。亿元以上物流企业达到205家。全国物流企业50强中,武汉占据3席,总部经济渐具规模。长飞、九州通、武汉港发、中百控股等4家入选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长江新丝路、物易云通等创新型物流企业不断涌现。
7、物流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我市先后获批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城乡高效配送示范城市”称号。物流行业管理协调有序,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市区联动推动的物流行业管理体制。聚焦企业关切,政府出台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物流业景气指数月度均值处于54%以上区间,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二)存在的问题
1、国际物流通道不够畅通
国际水运航线密度有待提升,航空全货机航线网络尚不完善,中欧班列(武汉)通道作用未充分发挥,面向东盟的南向通道尚未打开,难以满足企业进出口货物运输需求。
2、物流枢纽建设水平不够高
阳逻国际港、天河空港、吴家山铁路物流基地等物流设施、配套口岸建设不足,设施服务能力较弱,枢纽运营企业、货代企业综合服务水平不高。
3、多式联运发展不充分
集疏运体系不够健全,疏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滞缓,江南片区多式联运走廊尚未形成,配套物流园区建设滞后,全市集装箱铁水联运作业量占比不足2%。
4、物流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
物流设施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物流园区建设标准、产出效益偏低。江南片区缺乏就近对外通道、仓储资源不足,全市物流资源空间总体呈现“江北强、江南弱”的布局特征。
5、港产城发展不协调
临港产业发展不足,与周边产业园区融合联动不强,重要物流枢纽未建立健全管委会或者平台公司统筹协调管理机制,物流枢纽与产业尚未形成相互促进的共生发展态势。
(三)面临的形势
1、融入新发展格局,需要构建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的现代化物流运行体系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战略,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武汉作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五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要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成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
2、带动区域协同发展,需要强化物流资源配置和要素聚集辐射能力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支点,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武汉要更好发挥带动作用,强化资源配置和要素辐射功能,推动机场、港口资源整合,共抓长江大保护,共建综合性物流枢纽,引领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3、提升城市能级品质,需要加快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为着力构建“965”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迈向万亿级,武汉要大幅提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发展水平,完善全域物流设施网络布局,实现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推动物流业提质降本增效,打造“功能全、成本低、效率高”的国家商贸物流中心。
4、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提升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更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强大市场枢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武汉要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增强精细化、高品质物流服务供给能力,便利居民生活消费,补齐城乡冷链物流短板,完善应急物流保障体系,提升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5、现代物流变革创新,需要加快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物流体系
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新型基础设施、新能源装备加快应用,共享云仓、网络货运、共同配送、新零售、跨境电商等新模式新业态纷纷兴起。武汉物流业要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新一代科技革命与物流提质升级的历史机遇,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赋能,加强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交通强国战略布局,深入落实湖北省赋予我市“一主引领”的发展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主题,紧紧围绕提效率、降成本主线,以优化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和发展多式联运为关键,以完善国际物流通道和建设“五型”国家物流枢纽为重点,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促进通道经济、枢纽经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生产、生活物流服务能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流服务保障,为全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重要枢纽作出贡献。
(二)发展原则
1、坚持市场主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企业在枢纽建设、行业发展、服务创新方面的主体作用,提升政府在规划统筹、政策扶持、行业调控方面的引导作用,为现代物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加强区域协同
强化“一主引领”作用,加快完善全市物流空间发展格局,引领武汉城市圈物流设施和功能的合理配置,带动区域物流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提升,打造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物流枢纽城市。
3、推进港产城一体化
强化物流枢纽港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引导物流、产业资源围绕枢纽港协调布局,促进物流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港产城融合共生、一体化发展新范式。
4、完善多式联运体系
发挥不同运输方式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增强物流枢纽多式联运功能,大力发展铁海联运、铁水联运、陆空联运、公铁联运,实现干线运输与支线集散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做强做优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
5、注重服务民生
注重物流发展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相结合,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物流服务,重点发展冷链物流、城市配送、农村寄递物流,着力构建高效、便捷民生物流体系和快速、韧性应急物流体系。
6、突出绿色智慧
推动现代科技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探索培育新型物流业态,推动形成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物流运输、配送模式,打造智慧绿色物流体系。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内通外畅、区域协同、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现代化物流运行体系,加快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努力创建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在产业规模、服务能力、成本效益、市场主体等方面争先进位。现代物流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5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集装箱水铁联运能力达到210万标箱,公共服务型冷库容量达到400万立方米;成本效益进一步优化,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物流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培育壮大国家A级物流企业达到300家以上。
(四)投资规模
“十四五”时期纳入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重大项目库管理的项目,分货运枢纽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口岸服务型、综合服务型5大类共78个,规划总投资约1022亿元,“十四五”规划完成投资约780亿元,包括在建项目35个、前期项目26个、策划项目17个,其中,10亿元(含)以上项目33个,占规划项目总数的42%。
立足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抢抓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契机,着力构建中部陆海大通道和航空国际大通道,加快形成低成本、高效率、多元化的物流通道体系,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支撑。
1、中部陆海大通道
突出东盟、欧盟、美国、日本等4个贸易伙伴重点区域,强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4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之间的衔接联动,坚持陆海统筹、多向拓展,构建形成衔接日韩、联通欧洲、连接东盟、通达全球的“四向十通道”陆海国际通道网络。向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进一步提升江海联运能级,积极发展近洋直航,探索开行远洋快线,做强出海出境主通道;向西依托中欧班列,巩固直达欧洲、中亚铁路干线,谋划至中亚、南亚新通道线路布局;向南抢抓RCEP机遇,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布局连接东盟的铁海联运通道;向北着力完善中欧班列境外通道网络,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推动江海铁国际联运(东方港)班列班轮化运行。
2、航空国际大通道
完善通达全球区域经济中心、国际航空枢纽、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的空中通道体系,加快实施武汉天河机场与鄂州花湖机场客货运“双枢纽”战略,优化完善航线网络布局,大力发展全货机航线,挖掘客机腹舱带货潜力,深化两机场“腹舱+全货机”航线布局协同,巩固欧洲、美国洲际货运航线,加密东北亚、东南亚中短程货运航线,开通澳洲、中亚等地区货运航线,着力构建“35+15+30”国际航线网络(35条商务航线、15条货运航线、30条文旅航线),加快形成“链接全球、覆盖广泛”的航空国际大通道。
充分发挥武汉在国家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节点作用,强化区域集散流通能力,结合全市产业布局和空间发展特征,规划形成“四港四轴三集群”的物流空间布局体系。
1、四港
围绕阳逻国际港、吴家山铁路基地、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四大物流枢纽港。以四港联动新格局以及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强化门户枢纽的效率和竞争力,为武汉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提供支撑。
2、四轴
以武汉为核心,在武鄂黄黄、汉孝、武咸、武仙等四个城镇主要发展方向上,形成区域物流协同发展轴。通过葛店华中、孝感临空、江夏山坡、蔡甸通航等四个物流园的战略预控,深化发展轴线上物流节点的区域联动、梯次发展,构建相邻城市1小时直达的高速物流圈。
3、三集群
以服务先进制造业为重点,打造车谷、光谷和南部(组群)三大物流集群,强化对武汉南部地区物流空间的基础保障,提高全市物流系统的整体运作效率。
1、高质量建设阳逻国际港
推进阳逻国际港一体化建设运营,着力构建阳逻“港口+园区+平台”港口物流体系,进一步提升枢纽港功能,把阳逻国际港建设成为长江黄金水道枢纽港。加快建设阳逻国际港三期,谋划推进集装箱水铁联运三期工程,巩固提升港口服务能力,打造阳逻港多式联运示范区。推进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阳逻港园区、多式联运示范园等临港物流园建设,完善阳逻国际港粮食、肉类、木材等指定监管场地建设,优化多式联运、保税监管、国际中转、区域配送等服务功能。完善“云上多联”智慧供应链平台功能,强化平台跨区域、跨方式、跨园区的数据集成能力和综合供应链物流服务水平,将“云上多联”平台打造为枢纽港的大数据集成平台和多式联运信息交互平台。
2、打造特色港口物流群
打造国际一流的“一核三极”集装箱港口物流群,以阳逻枢纽港为核心,以花山作业区、经开港集装箱码头、金口集装箱码头为支撑,完善加密集装箱短驳航线,形成统一协调、一体经营的集装箱港发展格局,基本建成亚太型航运中心。打造国内一流的“四港协同”全产业链商品车港口物流群,加快汉南港、沌口港、军山港、金口港等商品车滚装码头以及临港汽车物流园建设,推动进口汽车口岸申报与建设,构建集商品车运输存储、汽车国际国内贸易、零部件及售后备件存储分拨、车辆维修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商品车物流综合服务体系。培育建设三个大宗商品贸易港,依托林四房港,推进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华中贸易服务区、基地铁路专用线、粮食现代物流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平台和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培育“海进江”、水铁联运粮食运输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粮食贸易港;依托武汉工业港,推进港口、商品交易中心等设施建设,培育发展至中西部地区的进口矿石铁水联运线路,打造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金属矿石贸易港;依托白浒山港区,推进武汉化工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构建油气、LNG供应链服务体系,打造长江中游能源商品贸易港。
3、巩固国际航运网
发展壮大“武汉—日本”“五定”(定港口、定航线、定班期、定运时、定船舶)江海直航航线,扩大560标箱直航船队规模,拓展“武汉—韩国”航线,打造长江中游及中西部地区连接东亚地区最高效便捷的国际直达通道。拓展经海港转运的江海联运航线,扩大1140型船队规模,加密“武汉经上海至海外”江海联运航线,培育“武汉经宁波舟山至海外”“武汉经南通至海外”江海联运航线,实现与国际海运网络的高效衔接,将武汉打造为中西部最佳出海口。加强武汉至日韩直航航线与中欧班列对接,发展国际中转业务,稳定运营日韩—武汉—欧洲(中亚)国际物流通道。
4、完善国内转运网
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沿线港口合作,进一步巩固与重庆港、宜宾港、上海港、宁波港等长江上下游港口的战略合作,加快与南京港、南通港的战略合作,拓展长江上游经武汉中转至上游或出海的集装箱转运业务;强化与长江中游港口合作,巩固“武汉—岳阳—九江”中三角集装箱航线,加密“武汉—宜昌”“武汉—荆州”等省内支线航线,全力扩大“沿江捎带”,巩固提升“水水中转”,构建长江中游港口协同发展格局。深入挖掘汉江沿线货源,加快发展襄阳、孝感、天门等汉江沿线港口至武汉港集装箱喂给航线,完善集装箱集并分拨设施,推进武汉与汉江港口信息对接、业务对接。推进与京杭大运河港口合作,拓展“长江—大运河”班轮航线,进一步强化长江中游与淮海经济区通过“长江—大运河”互联互通建立的互动发展关系。推进长江航线对接沿海物流通道,加强与营口港、盘锦港等沿海港口合作,重点围绕粮食、煤炭、矿石等产品,开辟武汉至东北、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的“海进江”内贸航线。
5、建设航运总部区
加快推动武汉航运总部区、武汉物流交易所总部等总部区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长江中游的航运物流中心、航运金融中心、航运人才培养中心和航运商贸中心。完善航运物流体系,加强武汉港与航运企业、船代、货代企业在通道开辟、多式联运、现代物流等领域的合作。培育临港商贸业,大力发展大宗商品贸易、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贸易业态,做强做优武汉航运交易所,壮大船舶交易产业。做强航运金融服务,围绕航运物流、临港贸易等产业,发展融资租赁、航运保险、质押监管等金融服务,探索航运金融衍生品业务。推动航运人才产业化,构建“专业培训+高端智库+校企联合”的人才产业体系,着力培养一流船员、高端智库以及复合型航运人才。
1、高起点建设吴家山国际陆港
以吴家山铁路物流基地为核心,优化提升铁路集装箱、特货、快运分拨作业功能,加快建设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东西湖园区,优化整合口岸资源,完善建设粮食、肉类、水果等指定监管场地和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加快推进汉欧物流园建设落地,提升增量供给质量,做大做强适铁适欧产业集群。优化整合周边存量物流设施利用,加强走马岭等物流产业集聚区与铁路枢纽联动发展。加大中欧班列组织开行力度,强化与武汉天河机场、滠口铁路基地、阳逻国际港通道联接和业务联动,加强与内地省市班列平台的沟通交流和业务合作,加强境外网络建设,在通道沿线主要枢纽城市建设境外分拨集散中心、海外仓和集装箱还箱点,加快形成“立体互联、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创建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打造内陆国际铁路物流枢纽港。
2、提升铁路物流基地服务能级
推进铁路市场化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货运站场、仓储等物流设施建设和运营,建设具有国际运输服务功能的铁路枢纽场站。加快完善滠口铁路物流基地枢纽功能,加速汉口北多式联运物流港建设运营,适时建立集装箱国际化堆场,为物流企业提供标准化的箱管服务,吸引海运箱到内陆运输,打造“武汉北部地区水铁联运中转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完善大花岭物流基地配套工程和设施,探索大花岭铁路集装箱口岸建设,加强与上汽通用、富士康、长飞等企业对接,紧盯市场变化开拓铁路冷链集装箱运输,打造“武汉南部地区物流集散中心和商品车集散基地”。
3、构建“两廊”支撑多式联运网
加强多式联运衔接设施短板建设,推进铁路进港区、物流园区,重点推进新港江北铁路、金口港、花山港、经开港疏港铁路建设以及新港高速、汉南过江通道等疏港公路建设。巩固提升“一线串三点”(吴家山、滠口铁路基地、阳逻港区)武汉北部地区多式联运走廊能力,加快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动大宗散货“散改集”“水转铁”和散货整车水转铁等多种联运模式,丰富阳逻国际港通道节点功能。依托金口港、白浒山港、北湖工业站、大花岭铁路基地、武汉工业港、花湖机场等枢纽节点,加快谋划武汉南部地区多式联运走廊布局,推动新沟至经开港疏港铁路建设,强化配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4、提升发展铁路货运网
构建“超米字型”高铁网,规划建设高铁快件大型集散分拨中心,积极稳妥发展高铁快件运输。加快城市群“一环八向”铁路货运网构建,加强城市群之间综合运输大通道联接,实现武汉至京津冀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滇中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兰西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互联互通、抱团发展。深挖铁路货运潜能,拓展快速货运“天天班”和沿江货运班列,开通、加密至成都、西安、贵阳、昆明、乌鲁木齐等“五定”(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班列,打造经上海、宁波、大连、广州等沿海城市出境的铁海联运通道。
5、做强国际铁路直达班列
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中欧班列(武汉)长效运营机制,做强运营主体。提升中欧班列(武汉)国际通道能力和服务品质,巩固直达德国杜伊斯堡、波兰马拉、法国里昂等欧洲枢纽城市的国际铁路干线。稳定开行至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伊朗德黑兰等中亚班列,开辟至中亚、南亚新通道。谋划东盟战略通道,强化与云南、广西等地交流合作,布局磨憨、钦州港口岸,加紧开辟中老铁路通道,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覆盖欧洲、中亚、东盟三个方向重要城市的辐射网络。
6、完善区域分拨网
强化主城、副城、新城组群及重要功能节点之间快速交通联系,谋划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辐射武汉城市圈的“七环三十射”高快速路网络,实现武汉至周边城市的直联直通直达。以武汉城市圈同城化为引领,打造以武汉为核心,武鄂黄黄、汉孝、武咸、武仙四条城镇发展轴带,构建相邻城市1小时直达的高速物流圈。加速构建以武汉城市圈为核心,辐射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邻近区域城市群的快速分拨网络,形成周边区域城市群半日达的物流圈。完善国家级、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功能,引导物流园区(中心)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网络货运、甩挂运输、卡车航班等运输组织方式,推动道路货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1、提升武汉天河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地位
围绕“客货并举”发展思路,兼顾发展以国际航线和国内干线为主的客机腹舱带货和国内全货机货运。实施武汉天河机场扩容工程,建设第三跑道、谋划第四跑道、改造T2航站楼、扩建5号货运机坪等扩容工程。完善物流配套设施服务,加快建设保税物流中心(B型),优化分拨转运、仓储配送、交易展示、加工、信息服务、研发设计等功能。加快建设冷链、快递、电商、医药等专业物流集散分拨中心,提升航空枢纽专业物流服务能力。拓展区域性集货网络,将武汉天河机场货站服务功能向周边区域前置延伸,推进光谷城市货站建设,在武汉城市圈主要节点进行谋划布局城市货站。
2、打造鄂州花湖国际航空货运枢纽
围绕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和客运支线功能定位,发展以快件转运为主的航空货运。全面推进机场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建设,着力提升航空快件、贵货、酒类及跨境物品的专业化运输服务能力,打造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航空快件转运中心,建设成高科技、全信息化、智能化的内陆集散中心和快件分拨中心。
3、建设航空双枢纽货运体系
推动武汉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协同发展,推进双枢纽与通用航空融合发展,统筹推进武汉城市圈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适时启动区域骨干线路轨道交通快线、普线建设,推动建设“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大通道”,建立“双网双核双平台”运行机制。提升空域资源协同使用效率,统筹航线网络开辟、航空运输产品打造,统一设置终端管制区。推动运力资源一体化配置,加强货运设施设备标准统一,促进货运信息共享共用,实现武汉天河机场腹舱运力和鄂州花湖机场全货机运力的高效整合和灵活利用。建立机场联盟,加强保税区、口岸、交易平台等核心资源的共享共用,以多种合作、合营方式保持适度竞争、良好的合作关系。
4、构建轴辐式航线网络
依托武汉天河机场客货运航线,构建“35+15+30”国际航空大通道。巩固加密欧美货运航线,加强与亚太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国家主要货运枢纽的联系,增强与东北亚、东南亚的货运联系,开通至澳洲、中亚等货运航线,形成服务全球供应链的航空货运线路。依托鄂州花湖机场,协同构建覆盖全国的全货机航线网络,拓展至国内主要城市群的快线网和周边地区的支线网,发展50条国内全货机航线,适时开通国际地区全货机航线。支持基地航空公司合理构建航班波,充分发挥枢纽机场中转功能。建设空中快货通道,加密与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和成渝城市群等国内主要货源地机场之间的航线航班密度;加大全货机航线开发力度,提升武汉至杭州、沈阳、西安、厦门等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航班频次。
5、加快空陆联运创新发展
依托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开展空陆联运、空空中转,加强与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重点产业园区内企业的物流需求对接。进一步提升集散功能,全面提升航空物流中转服务能力,提升空空中转货物占比,探索开展国际货物中转集拼业务。以发展卡车航班为抓手深度挖掘空陆联运潜力,搭建面向卡车公司和客户的卡车航班服务平台,拓展辐射周边省份和重点城市的卡车航班。构建“卡车航班”+“铁路航班”国际快运物流网络体系。根据湖北、武汉本地适合空陆联运的货品种类,积极开发联运产品,拓宽机场集货范围。推进航空货运空陆联运载具标准化,加快“一单到底”联运服务,提升空陆联运服务品质。
1、打造C2M跨境电商聚集区
依托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等生产集聚区,打造以C2M(用户直连制造)为核心的跨境电商聚集区,吸引、整合全国产业链资源企业,辐射服务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关制造、商贸流通企业。推进以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资源高度共享为特征的工业互联网新模式。重点发展特殊区域出口业务,兼顾发展网购保税进口和直购进口业务;服务智能移动终端、芯片、半导体、生物医药产业,开展“一站式进出口供应链服务”B2B业务。促进供应链产业链协同发展,提升电商快递、冷链物流、城市配送专业服务水平。在生产环节开展物流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物流机器人、智能仓储、自动分拣等新兴物流设备,提高生产物流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2、发展“光芯屏端网”产业物流
服务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依托“两区、一园、一站”(即东湖综合保税区、东西湖空港保税区、花山港物流园、光谷城市货站),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发挥综保区辐射带动区域发展资源优势,提供面向“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的高附加值制造业的保税加工、装配、仓储、分拨、配送和售后维修逆向物流服务。积极推进花山港物流园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加快推动光谷城市货站建设和海关货物监管功能前置,提升口岸通关能力,健全口岸物流和保税物流服务,统筹完善产业配套物流设施,整合片区零散需求资源,促进物流服务集约集中发展,打造辐射湖北省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光芯屏端网”产业物流枢纽。
3、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物流
服务“中国车谷”建设,依托“一区、三园、两基地”(即经开综合保税区、常福物流园、金口港上海通用汽车物流园、大军山汽车物流产业园、汉南商品车物流基地和大花岭商品车集散基地),面向武汉经开区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和江夏区金口新城,整合大型汽车制造、零部件制造企业物流需求,为汽车产业链提供仓储分拨、包装加工、运输、信息处理、配送等综合物流服务。进一步优化铁路运输组织模式,稳定衔接车船班期,提高商品车铁路、水路运输比例;优化商品车城市配送通道,便利合规车辆运输车通行,打造辐射中部地区的汽车及零部件物流枢纽。
4、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及钢铁物流
服务武汉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钢铁产业,依托“两港、一区、两园、两站”(即白浒山港、武汉工业港、东湖综合保税区、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阳逻港园区、金口港物流园、吴家山集装箱铁路中心站和光谷城市货站),为航空航天、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轨道交通、先进电力、高性能医疗器械、先进农机等高端装备及铁矿石、钢制品、钢产品、有色金属、木材、建材大宗原材料提供运输、仓储、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服务。推动运输结构调整,鼓励全市钢铁、有色金属、木材、建材等大型制造业企业和工业园区提高大宗商品中长期运输合同比例以及铁路、水路等清洁运输比例;扩大面向制造业基地的“点对点”直达货运列车开行范围,打造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的高端装备制造及钢铁物流枢纽。
5、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物流
服务武汉大健康医药万亿产业集群,依托“一城、四园、一站”(即光谷生物城、光谷南郑店物流园、蔡甸常福医药物流园、汉阳医药物流园、东西湖医药物流园和光谷城市货站),鼓励应用先进物流技术,实现医药物流升级,为生物医药及中医药企业提供集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交易、展示、电子商务于一体的专业物流服务,创新口岸监管模式,搭建生物材料和中药材快速进境通关服务平台,建设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物医药、中医药物流枢纽,助推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
6、发展化工物流
服务武汉化工新城80万吨乙烯、民生LNG项目及关联产业,依托武汉化工物流园,完善专业化工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以塑料、聚酯产品、无机盐类化工产品为主的化工产业和与化工产业配套的物流业集群,主要为化工原料、化工产品的配送、分拨和储运提供安全物流服务,建设化工产品物流区域分拨中心。
1、做强武汉国际贸易城物流枢纽
依托武汉国际贸易城,加快推进汉口北综合物流园建设,整合提升仓储设施,发展集中仓储、共同配送、仓配一体等消费物流新模式,打造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现代商贸物流平台。依托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增强贸易集散配置功能,完善贸易、物流、金融、加工等综合性服务功能配套,建设跨境商品交易物流中心。持续优化口岸通关设施功能,充分利用入境指定监管场地和保税物流资源,建设全国进口商品集散分拨中心。完善汉口北交通基础配套设施,促进武汉国际贸易城与滠口铁路物流基地、武汉天河机场、阳逻国际港、吴家山铁路物流基地等交通枢纽互联互通,发挥国家物流枢纽作用,加快构建面向国际、国内和区域商贸服务网络,强化与义乌、上海、西安等商贸服务型枢纽联系。
2、做优“商超+市场”物流服务功能
围绕航空路商圈、中南中北商圈等城市核心商圈和江汉路步行街、楚河汉街等重点商业步行街,完善商业网点物流配套设施;围绕特色农产品、汽车贸易、家居饰品、建材五金、日化用品、粮食贸易等专业市场群,优化整合物流设施功能。优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布局、提升功能,建设全国农副产品交易集散中心。支持商超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和业态融合创新,建立健全高效商贸流通体系,助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3、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效率
夯实冷链物流设施基础,加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支持山绿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完善流通型冷库、中央厨房等设施,加快产地保鲜设施建设和移动冷库推广应用,完善销地末端冷链设施功能。对接融入长江、二广、京鄂闽等国家“一横两纵”冷链物流大通道,充分发挥山绿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大型冷链物流设施资源集聚优势,开展规模化冷链物流干线运输,促进干线支线有机衔接。发展冷链多式联运,提升中欧班列(武汉)冷链物流服务水平。推动冷链运输设施设备升级,引导冷链运输企业扩大专业冷藏车队规模,采用单元化冷链载器具。鼓励冷链物流企业创新组织模式,促进农产品产地直供发展,以大型社区为重点,与商超、社区菜店等合作开展定时冷链配送服务,实现冷链到家。
4、完善邮政快递服务体系
完善快递基础设施,建设一批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快递分拨集散中心,新建或者改造一批公共配送中心、快递服务网点,加快形成“快递电商产业园(快件分拨中心/处理中心)—快递营业处理场所—快递末端公共服务站”三级快递服务网络体系。提升开放枢纽功能,加快推动“快递出海”工程,推进国际邮件交换站和快件监管区建设,增强中国邮政航空集散辅助中心功能,支持寄递企业开展国际小包和国际航空快件中转集拼业务,加快发展“寄递+跨境电商”,探索推动利用中欧班列(武汉)开展去回程国际邮包业务。加快推进“快递进厂”工程,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着力点,推动邮政快递业以进厂建仓、入仓收寄、建仓分拣等模式为制造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5、优化城乡配送网络
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完善城乡配送网络,推进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在高速公路出入口、铁路货运站场、港口与机场附近等交通便利处设置城市分拨中心,发挥国家或者区域干线分拨转运功能;鼓励本地商贸流通企业整合闲置厂房、仓库等存量设施资源,加快改造建设一批公共配送中心,实现干线运输与城市配送的有效衔接,推动设施对外开放、共享共用;优化完善城市末端配送网点和设施(快件箱)建设。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推广农村寄递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全面推进“快递进村”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精细化水平,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控措施,对配送车辆实行动态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标志、统一纳入监管平台,提升配送车辆装载运输效率。合理设置城市配送车辆停靠装卸相关设施,实行限时停车分时管理。
1、构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
建设城市配送车辆监管平台,实现城市配送车辆动态运行、货运配送企业服务质量考核、城市通行管理、公共停靠车位和装卸场地位置查询等功能。建设应急物流指挥协同平台,联动物流企业和其他社会物流平台,提高应对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物流数字化处置能力。建设多式联运信息平台,统筹水、公、铁、空、园区资源,满足市场主体“一次委托、全程服务、门到门交接”多式联运需求,在信息共享、供应链服务、“一单制”单据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
2、打造智慧物流服务终端
发展智能物流园区,依托5G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引导全市重点物流园区建立深度感知智能园区系统,实现存、取、管全程智能化。发展智能交通枢纽,推进阳逻国际港西港区、花山港5G智慧港口和空轨智能集装箱运输系统建设,推进武汉天河机场、鄂州花湖机场智能分拣、运维管理等新技术运用,加快铁路物流设施智能化改造。发展智能仓储集配中心,鼓励建设智能立体化仓库,应用智能穿梭车、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装备,提高仓储、运输、分拨配送等物流环节智能化水平。发展智能快递箱(信包箱),纳入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范围,加大对医院、学校、办公楼宇、大型社区、老旧小区等区域的覆盖力度,推进小区传统信报箱智能化升级改造。
3、推进绿色物流发展
加快形成绿色运输、绿色配送、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等协同运行的物流新模式。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加快推进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运输的“公转铁”“公转水”,提升集装箱铁水联运和水水中转比例。鼓励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物流配送车辆推广应用,全市新增及更新邮政快递车、轻型物流配送车优先选择新能源车。在物流园区、工业园区、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农(集)贸批发市场等货流密集区域,集中规划建设专用充电站和快速充电桩。支持新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应用绿色建筑材料、屋顶光伏、节能技术与装备。鼓励加工环节采用环保材料进行简单包装,提高物流包装物重复、回收利用比例,推广托盘等标准化器具循环利用。加快健全废旧物资逆向物流和循环物流服务体系。
1、构建应急物流指挥协同平台
搭建全市应急物流指挥协同平台,完善物流大数据、风险预警、指挥调度、通行审核、动态监测、信息发布等功能。联动物流企业和其他社会物流平台,对接国家和省级应急物流信息平台,探索应急物流平台嵌入常规物流信息平台应用方案。开展日常物流公共安全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分级与信息发布。确保应急状况下平台链接通畅,实现动态应急物流辅助指挥与决策,保证行政指令与企业运作无缝衔接。
2、健全应急物流保障机制
健全应急物流分级响应机制,根据事件影响范围和发展态势,建立分级标准,细化物流资源投入结构、运行组织方式等,确定分工与协作职责,分类形成应急保障预案。健全应急运力征用补偿机制,明确各类应急物流补偿主体,并针对补偿主体制定原则性规定,完善系统性的应急物流征用程序规范、事先预警、评估机制,落实应急运输资金保障。健全应急物流社会动员机制,强化应急物流社会动员能力,发挥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作用,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力量,明确责任义务,引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突发事件应急物流保障。
3、建立应急物流运行系统
建立应急物流指挥调度系统,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指挥调度工作机制,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和沟通会商。将各类骨干企业和行业组织纳入应急物流指挥调度系统规范管理。建立应急物资储备设施系统,结合全市既有仓储设施储存规模、储存条件、运转效率和通道布局,制定应急生活物资目录清单、应急物资储备设施清单、应急物流枢纽清单及国际救援应急物资中转设施清单,保障应急处置期间的资源快速调度。加强应急物流运力保障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武汉物流企业主力军作用,建立应急物流保障重点道路货运、铁路、民航、水运、邮政、快递、物流等企业清单和运力清单,形成应急骨干物流通道清单,畅通多元化国际应急物流通道,实现应急运力充足供给与快速调用。
1、打造品牌物流企业总部基地
瞄准“五类500强”、全球物流100强,在汉设立区域总部或者功能性总部,建设面向大区域性的转运、分拨配送基地以及航空航运、多式联运中心等项目。抢抓非首都功能疏解机遇,积极承接中国医药、中国诚通等央企物流在汉设立物流总部,推动中远海集团区域总部、全球数据处理中心落户武汉。加快发展本土大型物流企业集团总部,推进本地企业与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支持其发展总部经济。加快打造高能级物流枢纽,努力使武汉成为国内外品牌物流企业的总部基地。
2、形成“全产业链”服务的物流企业群
引导龙头物流企业整合核心资源,服务全市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支持汽车物流、医药流通、冷链物流、化工物流等领域专业化物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整合、延伸和优化,以龙头企业与现代产业集群联动发展为支撑的物流发展模式,积极融入产业生态圈,不断延伸产业链服务,带动物流业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全产业链”服务的物流企业集群。
3、引进培育专业货代企业
加大对大型国际货代企业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形成一支品牌效应突出、业务优势明显的专业货代商队伍。鼓励货代企业积极参与物流通道建设,支持国内外货代企业依托中欧班列(武汉)建立面向欧洲、中亚、东南亚的区域分拨中心,依托国际航空大通道建立面向欧美、亚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国家的区域分拨中心。鼓励货代企业与物流枢纽、长江航运、远洋航运、铁路、公路、航空等物流企业加强合作,整合优势资源,转型成为多式联运经营人,为企业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服务。
4、支持中小物流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支持中小物流企业向行业“专精特新”领域发展,鼓励发展网络货运、多式联运、智慧云仓、共同配送等高效现代化物流模式。落实国家和全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激发中小物流企业发展活力。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物流企业提供专项信贷额度、专属信贷产品及优惠利率贷款,降低资金成本。鼓励创新创业基地、“双创”孵化器运营单位为物流个体工商户减免物业租金,降低用房用能成本。进一步精简物流企业证照审批手续,对物流模式创新实施包容审慎监管,降低制度性企业成本。
1、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打造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全过程。以党建带动群建,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推进全市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为实现本规划提供根本保证。
2、坚持统筹协调
坚持“全市一盘棋”,充分发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作用,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发挥区域协同发展工作机制作用,推动机场、港口资源整合和物流枢纽共建,推进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协同联动。
3、落实主体责任
认真落实各区在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实施中的主体责任,明确责任项目内容和完成时限,监控评估规划的执行落实情况。建立规划实施考核机制,对各区进行绩效考核评估,积极稳妥推进规划实施与项目落地。
4、强化用地保障
制定物流用地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合理设置物流用地绩效考核指标。强化物流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同衔接,指导各区统筹布局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坚持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资源。
5、实施动态管理
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监测与评估,各区和各有关部门根据本规划,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综合量化阶段性考核指标,明确职责分工,强化问责与激励机制。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规划实施的组织保障与考核工作推进,确保规划落实到位。
6、夯实基础体系
完善物流统计体系,提高政府部门数据统计、分析、监管、评价和决策能力。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深入推进物流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完善物流信用体系,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物流专业人才体系,加快形成完备的专业物流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