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国已有多个省份上调了城乡居民养老金。其中湖北省是从每人每月108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15元,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7元。可能有小伙伴还不太清楚城乡居民养老金的调整机制是怎样的,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有何不同?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2021年我国已经有16个省市对当地的省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最低进行了调整。这16个省市分别是上海、北京、西藏、浙江、江苏、广西、内蒙古、宁夏、新疆、江西、甘肃、吉林、山东、湖北、安徽、海南,共惠及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老人7,209万。
目前全国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2020年7月1日调整的,由88元每月上调至93元每月。各个省市可以在国家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之上进行额外的提升。比如说:北京市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从1月1日起由820元上调至850元;上海市的基础养老金是从1月1日起,由1100元上调至1200元,这是全国的最高水平了。
另外,2021年西藏自治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为205元。山东省是从今年的7月1日起,将基础养老金标准由142元上调至了150元,增加了8元。江苏省是从1月1日起将基础养老金标准从去年的160元上调至173元。浙江省基础养老金标准,从2021年8月1日起由以前的165元上调至180元。
新疆自治区,从2021年1月1日起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由145元上调至150元。甘肃省也是由108元上调至113元,上调了5元。内蒙古从2021年7月1日起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原来的133元提高至140元。湖北省从2021年1月1日起由每人每月108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15元,在原标准基础上提高7元。吉林省自2021年7月1日开始,由原来每人每月108元上涨到113元。广西自治区自7月1日起,最低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月121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31元。
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养老金是每年一调整,而且这都是写入了《社会保险法》的。社会保险法第18条规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从2005年起,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实现了17连涨。但是,我国还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什么这种保险的待遇不能够年年调整呢?
实际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一种全储蓄的待遇,养老金主要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源自于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国家补贴,而基础养老金待遇全部源自于国家补贴。大多数人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按照最低档次缴纳,一般也就在100到1000元每年。主要待遇都源自于国家补贴的基础养老金,2017年我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均养老金水平为125元,其中113元是源自于政府补贴的基础养老金。
2018年人社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指导意见》,各地都陆续建立起了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基础养老金待遇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达到了16068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355亿元,人均每月养老保险待遇174元。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基础养老金标准能够达到北京、上海的水平。
来源:暖心财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