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洪水,包括长江、嫩江、松花江,1954年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自枝江以下约1800公里的河段,水位突破历年最高纪录,洪水位持续时间十分长,洪水总量十分大。
1954年,这个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各项生产生活都还处于恢复阶段,而这时长江中上游地区却持续暴雨,武汉地区降雨总量更是超过1400毫米。充沛的雨水让长江和汉江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洪峰,威胁着武汉的安全。当时武汉关的最高水位已经达到了29.73米,已经达到武汉防洪警戒水位的最高级别,而旧中国留给武汉的136公里堤防却是残缺不全,来不及加固,堤防最好的高29米,最差的只有26米。不光如此,由于持续暴雨,武汉城内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涝,市政府门口甚至需要划船出行。
如此紧要时刻,武汉市紧急动员,成立了防汛指挥部,在抗洪前线出动了30万防汛大军保障堤防,另外还有数十万人组成的后勤保障人员,随时待命支援,并为前线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这些抗洪队伍形成了保卫武汉的坚强护盾。
而全国各地伸出援手,紧急调拨物资送往武汉。在抗洪期间,被运送到武汉的物资有621万条麻袋,300万条草带,铁锚6000余个。在物资上保障抗洪工作的顺利进行。
更难忘的是,上游的沔阳、洪湖、监利等许多地区,先后十余次进行分洪,累积分洪500余亿立方米,它们牺牲了自己,来减轻武汉的防汛压力。
正是由于武汉人民上下一心,全国人民倾力支援,武汉才得以保全。
1998年,入汛以后国内大部分地区雨水明显偏多,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更是出现持续性的降雨。在这种情况下,武汉遇到了继1954年以后又一次大洪水。这一年,武汉关的最高水位达到了29.43米,而不同于1954年防汛工作的是,98年已经不是新中国初立,98年物资充沛,防汛设施比1954年更加齐全;管理部门也认真总结了1954年的防汛经验,在汛前准备充分;防汛期间加大了军民联防力度,强调科学防汛。
98年防汛工作,武汉地区有6万多的干部和群众参加了市内的排涝抗灾工作,还有4万多人坚守在武汉400公里长的防汛大堤上。保证武汉抗洪排涝工作顺利进行。
相比1954年那次洪水,98年这次抗洪工作却更加让小编印象深刻。
那一年小编,曾在家人带领下在武昌江边目睹了当时已经高于路面一米多的江水,感受着这震撼场面的同时,却看到防汛大堤上那一波波坚守着大堤的人们,还有那一块块写着“人在堤在”的生死牌,当时的感动无以言表,直至今日依然记忆犹新,如果不是这些守堤人没日没夜的坚守,当年哪里有我们的安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