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立秋了,不少朋友也感受到了早晚的温差变大,现在武汉的温差在10℃左右。大家一定要谨防感冒,在饮食、穿衣上都要注意,好好增强抵抗力,不给病毒可乘之机。哪些食物可以增强抵抗力呢?早晚温差变大还要注意些什么?具体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菌菇类食物
菌类植物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等,还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多吃可增人体免疫力。像日常食用的蘑菇,它是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高纤维素的食品。既适合儿童生长发育期食用,又适合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中老年人食用。
2、奶制品
奶制品除了可以为人体提供大量的钙元素之外,还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物质是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关键因素,人体每天摄入3分量的低脂奶制品,同时配合适当的运动,就能够达到强健骨骼,提高免疫力的目的。
3、红萝卜
萝卜含有丰富的淀粉分解酶以及大量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锌,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避免身体受到细菌的入侵。
1、老人家
老人的神经细胞随着岁月减少,怕冷,反应慢;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比较干燥、痒;皮下脂肪变薄,体温调节缓慢,容易失温、冻伤;老人也是心血管病高危险群。另外,也要提醒,若是有早起运动的习惯,记得等到天亮再运动。早晚温差大、气温低,老人容易出意外。高医公卫系助理教授陈培诗总叮咛有高血压的人看到太阳再出门运动,安全且有日照比较温暖。
2、高血压、心脏病的人
寒天是心肌梗塞、脑中风发病、死亡的高峰时节,罪魁祸首是高血压。因为气温低时全身血管收缩,而高血压病人血管较一般人敏感,收缩更厉害,可能导致冷天病人的血压比夏天平均高出20mmHg(毫米汞柱)左右。并且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患者的血管比较窄、血流较慢、血液也比较黏稠,一旦遇上温度急遽变化、若家里不够暖、或外出衣服穿得太少,一个姿势维持太久不动(比方等公车)
1、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
原因: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冬季养生要适当动筋骨,出点汗,这样才能增强身体。
方法:锻炼也要根据个人体质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杜绝做打球、登山等剧烈运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时候,避免受寒冷的刺激而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要避免过早起床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
2、保证充足的睡眠
原因:唐代着名医学家孙思邈说:“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归,冒犯寒威。”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有句俗语: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仨月。中医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应该是一个养精蓄锐的季节。
方法:冬季养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3、开窗通风
原因:冬天家里一般都会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人们总是在这个空间里呼吸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缺少氧气,人体会出现头晕,胸闷的问题,所以要多通风。
方法:应每天早晨、中午和晚上各开窗通风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实验表明,每换气一次,可除去室内空气中60%的有害气体。此外,一定要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一般室内应控制在16-22℃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