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安静”下来,会把手机给他刷短视频。孩子刷视频时的确会变乖,不哭不闹,但这种方式真的好吗?实际上,年龄太小的孩子常刷短视频是会给大脑产生不利影响的。
短视频的内容大部分简单直白,易于孩子理解,还常常配有曲调明快、节奏动感的“洗脑神曲”,短平快的闪屏和信息轰炸,带来了持续的、高强度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引发大脑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让孩子沉浸其中,越刷越快乐。
加之短视频平台本身的机制就是“回音室效应”,你喜欢什么,算法机制就会一直推送你喜欢的内容。
我们成年人刷短视频时肯定也有这样的感受:有趣的内容越刷越多,一直刷一直爽,不知不觉“抖音5分钟,人间2小时”。这也难怪小孩子几乎只需要看一眼,就能牢牢被吸引。
而这种对大脑持续的、高强度的刺激,会逐渐拉高大脑对信息刺激的耐受阈限值。一开始刷5分钟会让孩子心情愉悦,后来会发展到要刷20分钟才过瘾,孩子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沉迷,使用的时间越来越长,长此以往会对孩子语言发展、情绪管控、睡眠质量甚至是生长发育等方方面面产生不良影响。
1、影响孩子的语言、读写与认知能力
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看手机屏幕过长,可能让儿童在语言和自我调节方面的能力有所下降。
众多研究证明,每天独自使用电脑、电视和手机电子屏幕超过 1 小时的孩子,其大脑白质发育水准明显低于其他儿童,而大脑白质是影响语言、读写与认知等学习能力的重要物质。
过多使用电子产品,会引发孩子出现明显的认知和学习缺陷,主要是因为它阻碍了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行为。而这些问题在过度观看短视频时同样存在,并且短视频让人忽略时间、沉迷其中的特性无疑会加重这一后果。
毕竟「刷短视频」代替了听广播、读绘本、同伴游戏等娱乐活动,大大侵占了孩子与家人、同伴的互动和交流的时间,但是孩子的认知能力正是通过这些活动来发展的。
2、让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短视频的信息碎片化、话题转换快、获取便捷,让人的思维常年处于快速运转状态。
如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T·威林厄姆(Daniel T.Willingham)所认为的:「无论科技提供了何种体验,人们都能立刻获得这样一种感受:不必等待。
而长期接触数字科技的后果并非无法集中注意力,而是无法忍受无聊。我们总会期待听到、看到、读到有趣的东西,希望不需要怎么努力就能获得有趣的体验。」
当孩子们沉浸在及时的、毫不费力的快乐中,自然而然会对生活中那些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快乐的行为比如读书、运动等失去兴趣,长此以往将会失去自主思考能力。
比如很多家长发现,以前还能自己玩玩具,或者翻翻绘本的孩子,在习惯了刷短视频后,越发地坐不住,无法忍受「无聊」,在阅读一本书、分析一道难题时变得浮躁不安,无法专心,动不动就想拿起手机点点点。
总而言之,宝宝 18~24 个月之前尽量不要接触短视频和电子产品,避免短视频“入侵”终极大招就是不!要!接!触!
不然很多成年人都无法抵抗短视频那魔法般的吸引力,更何况是鉴别力、自控力都不强的孩子呢?(丁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