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黄石一名中年男子在室外跑步时,因心血管疾病突发,意外倒地,呼吸骤停。还好在急救人员和市民的抢救下恢复心跳。那么,当我们在遇到身边有人突然倒地之后,怎么判断是不是应该做心肺复苏呢?心肺复苏该怎么做呢?武汉生活网为您科普。
据了解,中国心血管疾病每年死亡人数接近400万人,相当于每天有约1万人因该疾病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王焱介绍,心肺复苏(CPR)等急救技能的掌握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以下简称AED)的推广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王焱表示,心肺复苏(CPR)的成功率与CPR开始时间密切相关。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1分钟-5分钟之内的复苏成功率最高为35.3%,10分钟内复苏成功率为18.9%,10分钟之后的复苏成功率为4.4%。因此,心脏骤停后的10分钟被称为“白金10分钟”。
我国心脏骤停的复苏成功率低于1%,也就是说100例心脏骤停患者能抢救回来的不到1人,最主要的原因是心脏骤停绝大部分发生在院外,我国心肺复苏的普及率又非常低(不到1%)。欧美发达国家的普及率远远超过我国,德国高达80%。
王焱表示,针对我国心肺复苏普及率低的情况,政府部门、社会志愿团体以及医疗机构等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宣传培训活动,但是不敢用、不会用的情况仍然很普遍。
为向公众普及心肺复苏,2019年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联合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等机构共同倡议,将每年的6月1日—7日设为“中国心肺复苏周”,希望通过心肺复苏周的设立,培养民众急救意识,培训更多“第一目击人”,提高院外心脏骤停存活率,改善我国心源性猝死现状。
首先要判断患者有没有意识。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如果确认患者没有意识,就要及时实施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首先要开放患者气道,如患者无呼吸,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盖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细菌感染。
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分钟后还是没有反应,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压的部位。施救者以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施救点,依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的下陷距离约为4厘米-5厘米,双手臂必须伸直,不能弯曲,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次-100次。
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